服务咨询热线
0599-8634700/8634358
获取更多学习资料、文件规范及原创文章
在工程项目中,实际施工运距与投标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下,结算是否应该调整综合单价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并分析相关的依据规范及规定,同时列举详细的工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该规范规定,当工程量清单项目工程量的变化幅度在 15% 以外,且其影响分部分项工程费超过 0.1% 时,其综合单价以及对应的措施费均应作调整。虽然规范中没有明确提及实际施工运距与投标不一致的情况,但可以作为调整综合单价的参考依据之一。如果实际施工运距的变化导致工程量清单项目的成本发生了重大变化,且符合上述条件,那么可以考虑调整综合单价。
合同约定:工程项目的合同是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依据。如果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实际施工运距与投标不一致时的处理方式,那么应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结算。例如,合同中可能规定了运距变化的调整范围、调整方法等。
公平合理原则:在没有明确的规范和合同约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公平合理原则来判断是否应该调整综合单价。如果实际施工运距的变化是由于不可预见的情况导致的,且对施工方造成了重大的成本增加,那么调整综合单价可能是公平合理的。
案例一:某道路工程
项目背景:某道路工程项目在投标阶段,施工方根据招标文件中提供的运距信息进行了综合单价的计算。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规划调整,实际运距比投标时增加了 50%。
处理过程:施工方提出了调整综合单价的要求,认为实际运距的增加导致了运输成本的大幅上升,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成本。建设方则认为,投标时施工方应该考虑到运距变化的风险,不同意调整综合单价。
分析结果:在这个案例中,首先需要查看合同约定。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运距变化的处理方式,那么可以参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公平合理原则。实际运距增加了 50%,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可能会对运输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施工方能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证明运距增加导致的成本增加超过了一定的比例,那么调整综合单价可能是合理的。同时,建设方也可以考虑与施工方协商,共同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如优化运输路线等。
案例二:某建筑工程
项目背景:某建筑工程项目在投标时,施工方按照招标文件中提供的运距信息计算了综合单价。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实际运距比投标时减少了 30%。
处理过程:建设方提出了调整综合单价的要求,认为运距减少降低了施工成本,应该相应地降低综合单价。施工方则认为,投标时的综合单价是根据当时的情况确定的,运距减少并不意味着成本一定会降低,不同意调整综合单价。
分析结果:在这个案例中,同样需要查看合同约定。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运距变化的处理方式,那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虽然运距减少了 30%,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成本一定会降低。施工方可能已经在投标时考虑了一定的运距变化风险,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因素影响成本。例如,运输设备的利用率、人工成本等。因此,不能仅仅因为运距减少就要求调整综合单价。建设方可以要求施工方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以确定运距减少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如果确实没有降低成本,那么可以不调整综合单价。
实际施工运距与投标不一致时,结算是否应该调整综合单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应查看合同约定,看是否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可以参考《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公平合理原则。在判断是否调整综合单价时,需要考虑运距变化的幅度、对成本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同时,双方应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共同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因运距变化而引起的争议,建议在投标阶段,施工方应充分考虑运距变化的风险,并在综合单价中适当考虑一定的风险费用。建设方也可以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运距变化的处理方式,以便在结算时能够有依据可循。
再小小的打个广告:专业承接工程造价估概预算、招标限价、投标报价、结算、结算审计审核、预结算审核及全过程造价咨询、工程造价培训、企业培训等业务;企业招聘、培训宣传相关内容推广也可咨询。咨询热线:18270240314(微信同号)